- 讀書改變生活,精品有聲讀物,免費領取 領取
- 2023年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招聘筆試題庫下載
- 《申論考前必背手冊》完整版下載
- 全國各省市地區輔警招聘面試題庫下載
- 2023年上海公檢法院及出入境輔助崗位招聘筆試題庫下載
全國“最敢生孩子”的省份是哪里?
2023-04-04 15:41:07閱讀()互聯網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
01
誰是全國第一生育大省?
近日,各省份陸續發布2022年統計公報,對外披露最新常住人口及出生率數據。
在各大省份中,廣東以105.2萬的出生人口規模,連續5年蟬聯全國第一生育大省。
廣東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出生人口破百萬的大省,以占全國8.9%的常住人口,貢獻了11%的出生人口,足以稱得上“最敢生”的省份。
不僅如此,廣東還是全國自然人口增長最多的省份。
以“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來衡量,廣東2022年自然人口大增42.2萬人,在全國遙遙領先。
與人口大省、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更能看出廣東的生育貢獻之大。
同為全國TOP5人口大省的山東、河南、江蘇、四川,2022年出生人口分別為68.2萬、73.3萬、44.5萬、53.5萬。
而在幾年前,山東、河南年度出生人口一直都在百萬級以上。在全面放開二孩之初,山東更是觸及177萬的高位,如今這一榜單上只剩下了廣東一省。
與發達地區相比,廣東的人口生育格局顯得極為醒目。
數據顯示,長三角的江浙滬“包郵區”總人口規模高達1.76億人,為廣東的1.4倍,但出生人口合計僅有96.5萬人,不及廣東一省的體量。
從出生率來看,2022年,廣東人口出生率達8.3‰,而整個長三角出生率最高的安徽僅為7.16‰,江蘇、上海兩地更是降到了5.23‰、4.35‰。
出生率不斷走低,而與老齡化直接相關的死亡率維持在高位,由此導致長三角自然人口出現了負增長。
目前,長三角三省一市中,只有浙江自然人口微增,江蘇、上海、安徽全線負增長。
02
廣東為什么“最敢生”?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經濟越發達,生活越富裕,社會越開放,觀念越進步,生育意愿就越低,這在發達國家如此,在發達城市也是如此。
在我國,西部地區的出生率整體高于東部地區,內陸地區整體高于沿海地區,欠發達地區明顯高于發達地區,基本符合這一規律。
然而,廣東,卻成了唯一的例外。
幫助廣東打破這一規律的,正是“孔雀東南飛”帶動的人口流入效應。
人隨產業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廣東成為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和工業第一重鎮,大量外來人口不斷涌入。
這些人又以年輕人為主。在不斷抬升人口總量的同時,還讓廣東保持著相對獨特的人口結構。
七普數據顯示,廣東外來人口總規模高達2962萬人,占總人口的1/4左右。這些外來人口,多數來自廣西、湖南、湖北、河南、四川、江西、貴州等省份。
可見,廣東的人口虹吸效應,遍及整個“泛珠三角地區”,每8個廣西人、每13個湖南人就有1個來到了廣東。
這些外來人口和年輕人,主要集中到了經濟產業相對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帶動這些城市成了全國外來人口最多、人口結構最年輕的地區。
一個佐證是,全國老齡化率最低的30個城市,約1/4來自廣東,包括深圳、東莞、廣州、佛山、中山、珠海、惠州。
其中,深圳、東莞是全國最年輕的城市,老齡化率不到4%,整個城市里幾乎都是年輕人,無疑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活力。
大量年輕人的到來,不僅托住了廣東生育下滑的速度,而且還助力廣東成了全國第一財政轉移支付貢獻大省、第一養老金調劑貢獻大省。
當然,由于疫情影響,2022年廣東常住人口規模出現意外收縮。據統計部門解釋,這是省外流動人口暫時回流返鄉的階段性現象。
今年以來,疫情這一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不復存在,拼經濟成為主流,大量人口開始回流,廣東連續2個月位居人口流入地TOP1,全年人口大增可期。
03
新的問題在于,江浙滬人口吸引力同樣不弱,為何出生率這么低?
最近幾年,受到疫情形勢影響,浙江的外來人口增量多次超過廣東,但為何生育形勢依舊嚴峻?
究其根本,江浙滬本地人口的生育意愿下滑太快了,即使每年數十萬外來人口涌入都無法形成有效對沖。
反觀廣東,除了“孔雀東南飛”帶來的增量之外,本省人口依舊擁有相對高的生育意愿,從而形成更強的托底效應。
以數據相對完整的2021年為例,在廣東21個地市中,只有陽江出生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他地市都領跑于全國。
在廣東,出生率最高的5個城市分別是深圳、汕頭、揭陽、東莞、湛江,其中深圳以15‰位居全省之首。
眾所周知,廣東共有四大地理分區和三個文化分區,前者將廣東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四大區域,后者則分屬廣府地區、潮汕地區、客家地區。
可見,廣東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城市,集中在潮汕地區、珠三角地區以及粵西地區。
深圳等地之所以生育旺盛,主要得益于外來年輕人口的貢獻。
作為世界工廠和萬億級城市最為集中的區域,珠三角是全國外來人口最多的地區,也是年輕人占比最高的區域。
數據顯示,外來人口占比最高的10個城市中,一半以上都來自廣東,包括東莞、深圳、中山、佛山、廣州等地。(參閱《連續霸榜!全國人口流入TOP1,為何是它?》
這其中最突出的當屬東莞。東莞常住人口已經突破千萬大關,但戶籍人口僅有200多萬人,外來人口占比高達75%以上,為全國最高。
與之對比,粵東的潮汕地區和粵西的湛江、茂名等地,外來人口并不多,但出生率依舊穩居前列,這背后自然不乏本土生育文化的影響。
04
一個常見的說法是,廣東潮汕人聚居的地方,向來崇尚“多子多福”的傳統。
從歷史層面來看,根據汕頭大學學報發布的論文分析:
潮汕地處國角省尾,地少又有大量流民涌入,因此,人們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建立了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族群落,共同抵御外敵。在這種宗族文化的影響下,潮汕人非常重視子嗣的傳承,為了家族后繼有人與自身家族的壯大,逐漸形成了“多子多福”“生孩須生男”的生育觀念。
事實上,在全國,有這種觀念的地方不在少數,但許多都被現代化和工業化的浪潮沖擊得七零八落,為何潮汕地區還得以保留至今?
這與宗社制度保存相對完整不無關系。隨處可見的祠堂、遍及海內外的宗親會、隆重又盛大的儀式、每逢春節“搶老爺”的熱潮,讓人看到了潮汕地區的與眾不同之處。
這種傳統在特殊歷史時期,形成了一定的自我保護機制,為生育政策提供了一定彈性空間,讓當地不至于如長三角一樣生育“樣板縣”一樣過早陷入少子化的困局。
同理,面對新觀念的沖擊,潮汕地區也得以在傳統的方寸之地,盡可能留存傳統生育文化,從而成了最愛生孩子的區域之一。
汕頭與南通可謂最具代表性的兩極。
2021年汕頭出生率依舊高達13.23‰,而南通已經降到了4.47‰的歷史低位。
退一步講,即使在作為生育高峰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南通生育率也未高過20‰,而在2010年,汕頭出生率還曾達到32.03‰的高點。
這背后,除了生育文化的差異之外,歷史上生育政策的強度,及其執行的彈性空間的差異,在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不過,即便生育強勁如潮汕地區,人口出生率也很難一直維持在高位。汕頭已從30‰以上降到13‰左右,潮州更是跌破了10‰。
無論如何,憑借龐大的人口規模、不計其數的外來人口以及相對濃厚的生育文化,廣東將長期維持全國第一人口大省和第一生育大省的地位。
然而,鼓勵生育,不能只靠廣東一個地方。
掃一掃,手機繼續看
部分數據為彩果考試網(www.jcz9c.cn)收集整理,轉載或復制請注明出處!-彩果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