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改變生活,精品有聲讀物,免費領取 領取
- 2023年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招聘筆試題庫下載
- 《申論考前必背手冊》完整版下載
- 全國各省市地區輔警招聘面試題庫下載
- 2023年上海公檢法院及出入境輔助崗位招聘筆試題庫下載
醫院“計劃生育科”里的已婚女性
2023-04-03 09:44:13閱讀()鳳凰網醫生陳素文的診室是粉色的。
窗簾是淡粉色的,墻上的科普告示是深粉色的,桌上的注意事項、門口的門牌標識、地上的指引箭頭,都是粉色。
三十年來,診室窗外高樓鱗次櫛比,院子里的柳樹越長越高,但醫院里這間計劃生育科的粉色診室巍然不動,陳素文和科室成了一個錨點,守著一條屬于女性的避難船。
在這里,計劃生育科醫生陳素文接納著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年齡、不同身份、背景、性格、觀念的女性。在她身邊,這些女性不用感到羞恥,不怕被看見,可以大聲討論面對生育時的困境、焦慮。
在接診的大部分時間里,陳素文會安靜地聽完這些女性們的傾訴,仔細地給出治療意見,然后溫柔堅定地告訴她們:“不著急,慢慢來。”
在計劃生育科這艘小小的避難船上,陳素文發現,隨著教育、生育政策、人口的變化,來到船上的女性們的想法、年齡、訴求也都在發生變化——
更年輕的女孩來找她做人流手術,更年長的女性來找她“保胎”,流產手術越來越復雜、患有各種并發癥的女性越來越多,而希望“上節育環”的女性,也隨著政策開放重新走進了診室。
這幾年,計劃生育科的工作重心也發生了變化,從“人流”轉成了“保胎”。陳素文也感到,相伴三十年的“計劃生育”這個詞的意義,變得不同了。它不再是具有時代色彩的特定名詞,而是更接近詞語的本義:“該生的時候要優生優育,同時也要選擇一個正確的、合適的生育間隔。”
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更加迫切地想將生育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陳素文總是在想,或許“計劃生育科”,也是時候換種稱呼了。
二胎政策后,計劃生育科的已婚女性
陳素文不是第一次見到這位頭發花白的母親了。
3月底的北京,正值初春。下午的陽光溫暖、明亮,斜斜地透過半透明的粉色窗簾,穿過這位母親的發絲,灑在陳素文面前一疊疊病歷本和診療單上。
陳素文隔著口罩向這位母親打招呼,詢問道:“女兒怎么樣?”
“8周了。”這位母親回答道,眼角的魚尾紋流出笑意。
陳素文低下頭,繼續看著診療單。她的患者并非這位頭發花白的母親,而是她未到場的女兒——一位年輕孕婦。這位準媽媽經歷過兩次胎停,兩個月前終于懷上了孩子,卻又因此焦慮,不敢單獨去陳素文的診室看病。只能讓由母親代替她掛號,向陳素文遞檢查結果。
她告訴這位母親,讓女兒多補血,再來做檢查,并叮囑她向女兒傳達,不要害怕,她會一直陪著她們,直到孩子出生。
陳素文本就擅長治療不孕不育癥。2020年“三孩政策”出臺,許多因為胎停而需要重復做人流手術的已婚婦女,開始更加頻繁地出現在她的診室中。
這些女性大多已經過了35歲,最年長的有44歲,甚至有的女性已經育有一個孩子。她們幾乎都屬于高危產婦——除了年齡增長帶來的亞健康問題和慢性疾病外,她們中幾乎一半的人在初產時會選擇剖腹產。剖腹產造成的瘢痕子宮,讓這些女性重新懷孕的能力下降,懷孕位置風險度增加,讓原本“簡單”的日間手術變成了“高危流產”。
但這并不能讓她們放棄。陳素文的診室里,到訪過太多重復胎停流產的已婚女性。她記得,最多的一次,有一位病人經歷了6次流產,仍然希望能“再試一次”。
一次次的失敗后,每位女性出現的癥狀都不近相同,但都會在診療結束時問陳素文:“我什么時候能開始再次備孕?”聽到她的回答是至少3個月之后,就算隔著厚厚的N95口罩,這些女性們也無法掩飾臉上的失望。
焦慮,在計劃生育科的診室里,是陳素文和已婚女性的共同“敵人”。
除了重復流產和手術復雜度增加外,來問診的女性年齡也開始兩極分化——越來越年輕的未婚女性意外懷孕,排著隊來找陳素文做人流手術:“二十年前,我接診的最小人流患者是14歲,但這幾年,我甚至接診過11歲的。”
而越來越“高齡”的、甚至患有慢性疾病的產婦反而開始備孕、胎停、尋求“保胎術”,中間的年齡“斷層”越來越大。
不僅在陳素文的科室,在北京另一家婦科醫院的人流室里,20出頭的年輕女孩們排著隊,等著人流手術;而另一邊的生殖中心里,50多歲的夫婦們,仍然在嘗試做試管嬰兒,努力乘上末班車,“再生一個”。
在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分會第六屆主任委員程利南眼中,這與經濟壓力密不可分:“35~40歲的夫妻,家庭經濟穩定了,這時候可能會再想生一個孩子。但多為獨生子女的她們,上有四個老人,工作壓力大,怎么會想多生孩子呢?”
即便越來越多的已婚婦女容易胎停,導致不得不人工流產,但很大一部分選擇選擇人工流產的已婚女性,仍然是因為“不想要孩子”。陳素文接診過許多這樣的女性,大多因為避孕失敗或無效避孕而懷上了意料之外的孩子。
因此,已婚夫婦缺乏相應的性教育,在生育政策寬松的當下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議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0-2014年,全球每年有超過5600萬例人工流產手術,其中73%為已婚婦女。《2006年~2016年中國生育狀況報告》提出,兩次生育后的人工流產風險增加,意味著生育2孩后女性的避孕需求未能得到滿足。
當陳素文問起這些已婚女性用什么方式避孕時,其中一位回答說,是體外避孕。
陳素文非常直接地說:“你自己也知道,這不能稱之為避孕,”她皺起眉頭,“根本不安全。”
這位年輕的已婚女性沉默了一會兒,問她:“什么樣的人流方式能不傷子宮?”陳素文直截了當地回答:“生下來最不傷子宮。”
這位“北漂”女性,已經結婚并育有一個孩子。在這之前,她也曾做過一次人流手術。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讓她無力再去撫養第二個孩子,于是決定流產。
她問陳素文能不能“藥流”,陳素文告訴她,因某些原因醫院暫時沒有提供“藥流”了。這種方式效率沒有人們期待的那么高,“流不干凈”,容易引起并發癥。“我們經常收治外院藥流不全的患者,”陳素文說。
她聽罷,思考了一會兒,與陳素文約了下周的手術時間,反復確認“到時候一定是陳主任做手術”后,才放心地離開診室。
“一條龍保胎服務”
陳素文的工作重心,不知何時漸漸變成了“保胎”。
這需要從更早的時間說起。在更早的時候,計劃生育科輝煌過,但現在是大多數婦科醫生們不愿選擇的科室,更有人簡單粗暴地稱其為“人流科”。如果說產科是迎接新生命降臨,那么計劃生育科則標志著一個幼小生命的“失敗”、“失去”、甚至是“終止”。
但現在,像其他計劃生育科的大夫們一樣,陳素文的工作重心變成了“如何治療那些反復胎停、流產和不孕不育的女性”。
“我總是告訴別人,我不是只做流產手術的。”陳素文說,“我是幫她們緩解生育焦慮,按照女性的自我意愿,去決定生命是否來到世上,或者圓她們一個做母親的夢。”
在陳素文的診室里,大多都是“回頭客”。陳素文能叫得出每一個人的名字,了解她們每一段懷孕的經歷。從這些女性胎停后來做流產手術的那一天起,陳素文的“一條龍保胎服務”已經開始。
從做完手術后查胎停原因、到調理、治療子宮、再到指導孕前檢查,優生優育,最后重新懷孕、長出胎芽和胎心,陳素文參與了其中的每一環。每一位挺著肚子從計劃生育科走出、進入隔壁產科的女性,都被她稱為成功“畢業 ”。
陳素文會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這些女性。她會在診療時稱她們為“寶貝”、“親愛的”;會用商量、哄著的語氣與她們對話。她也會向她們仔細解釋每一步診療方案的原理:“不要著急,只有先把子宮里的病治好了,才能慢慢懷孕。”
她還從不勸想要生育的女性們放棄。一位瘦削、膚色白皙的年輕女性告訴陳素文,自己有貧血、剖腹產生育了一個孩子,現在想要第二個。經歷了三次胎停,她顯得困惑又有些絕望。陳素文告訴她得有信心,“很多人都在我這里一直保胎,保不到最后都不能說放棄。”
造成胎停的原因復雜多樣。除了慢性病、剖腹產外,過往經歷的重復流產也是胎停的重要原因之一。程利南認為,由于曾經性教育的缺失,許多女性不懂得避孕,甚至將“人流”作為避孕手段之一,一旦懷孕就去流產。而現在,當這些女性想要生育時,過去重復流產帶來的并發癥會很容易使她們發生胎停。
臨床上,一位女性一生中做過兩次及以上人工流產,就稱為“重復流產”。《中國育齡婦女人工流產水平變化趨勢及相關因素分析》指出,世界每年大約有9900萬非意愿妊娠,其中56%以流產告終。按全球每年流產數量為5590萬估計,每千名15~44歲育齡婦女流產次數約35次。
而在中國,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工流產數量仍然巨大,每年人工流產例數在900多萬例, 其中約有50%是重復人工流產,已育者平均重復流產次數是未育者的1.171(1.098-1.249)倍。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人工流產總數將穩定在每年970萬左右,人工流產率約為27‰左右。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重復流產外,如今,這些女性的年齡普遍超過35歲。程利南表示,胎停的比例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當時的第一波獨生子女政策下的女性,都想趕這個時間懷孕,我們在臨床看到很多40歲甚至45歲以后再懷孕,其中有一半的人是胚胎發育不好的,是容易胎停的。”
一位婦產科大夫回憶說,自己認識一位女性,45歲了想要二胎,“拼了老命好不容易懷孕,結果流產了。”這名婦產科大夫記得,她得知消息后,哭得“一塌糊涂”,后來也沒再懷過孕。
讓“計劃生育”回歸本義
來計劃生育科“上環”的女性變多了。
“上環”指在女性子宮內放置宮內節育器,俗稱“節育環”。在近年來很多中文報道的敘事里,“節育環”是獨生子女政策下女性身體遭遇“禁錮”的枷鎖。許多年輕獨立的女兒帶著媽媽進入醫院,取出體內埋藏多年的節育環,象征著兩代女性在多年后,共同拿回屬于自己的身體和生育主權。
但女性自我意識進步、性教育普及的當下,“上環”和“取環”的象征意義反而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其實際意義——它不再與時代和政策掛鉤,只是回歸了其作為一種經濟的、高效的避孕手段的本質,供女性選擇。
與曾經被迫“上環”后十幾年置之不理的女性相比,陳素文認為,如今主動要求“上環”的女性,對自己身體狀況敏感,反而是一種避孕和性教育意識提高的體現。“她們完成生育計劃了,就采取一種長效理性的避孕措施,”她說。一切都是能掌控的、有計劃的。
同樣需要回歸本意的,還有“計劃生育科”。這兩年來,陳素文總是會接到別人的電話,問她生育政策放開了,是不是科室要消失了,這讓她覺得很無奈。
在中國,“計劃生育”四個字有著鮮明的時代感,是連接著特定生育政策的產物,使得人們總以為“計劃生育”相當于“流產”、“節育”。
事實并非如此。在國外,長久以來,“計劃生育”更多指的是一個家庭內的生育安排——選擇合適的生育間隔,生育時間,優生優育,每個家庭都不一樣。
在美國,“計劃生育協會”也被稱為“planned parenthood”。在中國曾經的獨生子女政策下,這種被強力干預的家庭生育安排幾乎是完全統一的:“生完一個孩子后,所有家庭的計劃都一樣,都是終止妊娠。”
但現在,陳素文覺得,人們對“計劃生育”這個詞語的認識或許也需要改變。計劃生育科本身或許可以換種稱呼——“我們可以叫‘生殖調節’,或“生育調控”,幫想避孕的人避孕,幫想生孩子的人生孩子。這也是與我國現行的生育政策相符的。”
除此之外,就如同“家庭計劃”所注重的“家庭”一樣,“計劃生育”的責任也同樣需要落在家庭上,而非僅依靠女性的節育。
程利南認為,男性的計劃生育責任一向是缺位的,“也許許多領域都是重男輕女,唯獨在避孕和生育領域是重女輕男。”
從節育方式上來說,針對女性的節育手術,可及性更強,而真正提供針對男性的節育手術的醫生和機構則較為稀少。社交媒體上,總能看到一些男性想要結扎,到處找男科醫生,卻沒人能做。
實際上,在過去的50年里,相較于女性,男性能使用的避孕方法幾乎沒有變化。當前,男性唯一能使用的避孕方法只有避孕套和輸精管絕育手術。而女性,除了輸卵管結扎手術之外,還能使用節育器、皮下埋植避孕針、口服避孕藥、和長效避孕針等多種避孕措施。
這種性別間的生育責任不平等,也體現在了婦產科上。盡管先鋒的婦產領域理念鼓勵男性參與進產科和生育健康中,但一些產房或婦產科科室的門口,仍然有時會寫著”男性止步“或者”家屬止步“。
許多臨床醫生認為,這是保護女性在做檢查時的隱私和心理安全感,但另一方面,一些專家認為,這同時也限制了男性參與進家庭生育健康的決策中來,導致其對流產、胎停等生育創傷認識不足。
在陳素文接診的患者中,有一個年輕的女孩子曾問她:能不能不要在請假條上寫因為流產而請假?那位患者在一個工作日下午找到陳素文。這個女孩是個白領,做著精致的美甲、戴著墨鏡、燙著卷發。
她告訴陳素文,自己的上司是男性,不知道怎么解釋流產:“我只能告訴他,這段時間得甲流了,要休息十天。”
掃一掃,手機繼續看
部分數據為彩果考試網(www.jcz9c.cn)收集整理,轉載或復制請注明出處!-彩果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