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改變生活,精品有聲讀物,免費領取 領取
- 2023年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招聘筆試題庫下載
- 《申論考前必背手冊》完整版下載
- 全國各省市地區輔警招聘面試題庫下載
- 2023年上海公檢法院及出入境輔助崗位招聘筆試題庫下載
高中學科培訓明確落實“雙減”政策,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透露了這些方向
2022-02-09 16:35:23閱讀()教育部近日,教育部發布2022年工作要點,共涉及6大類35個要點。其中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深入推進“雙減”等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從這些工作要點或凸顯2022年教育行業的政策走向。
一、針對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
指導各地落實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嚴格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執行的政策要求。
觀點:此前,“雙減”意見重心在義務教育階段,盡管“雙減”意見最后提到,“對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參照本意見有關規定執行”,但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一直被部分教育培訓行業人士視作為緩沖地帶。但這次,教育部明確表示,要指導各地落實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嚴格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執行的政策要求。
二、針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抓緊明確主管部門,體現公益屬性,實現常態化監管
指導各地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抓緊明確主管部門,體現公益屬性,實現常態化監管,防止出現新的野蠻生長。
觀點:繼學科之后,素質教育也面臨合規化。
今年1月下旬,教育部召開全國視頻會議,部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工作,全面規范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行為。會議指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與學科類校外培訓一樣,都應當堅持教育公益屬性,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要根據市場需求、培訓成本等因素合理確定收費項目和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要把治理非學科類培訓收費作為今年鞏固校外機構治理及“雙減”改革成果的重要方面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隨即,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各地立即行動、不留死角、嚴查重處,堅決整治花樣翻新、形式多樣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培訓收費行為。通知要突出專項整治重點,包括非學科類培訓收費項目與標準、收費公示制度執行、《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使用情況、培訓預收費監管等情況。
三、加大對隱形變異培訓查處力度
著力鞏固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成果,在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指導各地開展常態巡查、堅決關停。加大對隱形變異培訓查處力度,開展專項治理。規范培訓收費行為,加強培訓預收費監管。
觀點:關于對隱形變異培訓查處,這并非首次提及。早在2021年9月,教育部便印發《關于堅決查處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堅決查處學科類校外培訓隱形變異問題,對以咨詢、文化傳播、“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眾籌私教”等名義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在居民樓、酒店、咖啡廳等場所,化整為零在登記場所之外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等學科類培訓;以游學、研學、夏令營、思維素養、國學素養等名義,或者在科技、體育、文化藝術等非學科類培訓中,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等行為依法依規予以查處。
四、推動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立法
推動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立法,加強執法力量,提升執法能力,抓好執法巡查。針對一些監管盲點,開展系統調研,指導各地規范管理。
觀點:2月9日,教育部、中央編辦、司法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教育行政執法 深入推進校外培訓綜合治理的意見》。這是首個校外培訓監管行政執法專門文件。
關于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立法,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將校外教育培訓監管上升到立法層面,有助于建立常態化、規范化的監管機制。“校外學科培訓的治理并非短期行為,對于校培市場存在的不斷替代、再生、轉換、變異等形式,需要制定專門的指導意見,實行常態化監管。因此,立法是從長遠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五、建立全國校外教育培訓專家委員會
建立全國校外教育培訓專家委員會。組建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隊伍,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形成全社會參與監管并廣泛支持校外培訓治理的良好氛圍。
六、針對教育督導:繼續把“雙減”督導作為教育督導“一號工程”
30.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教育督導條例》修訂,指導各地制定《教育督導問責實施辦法》。繼續把“雙減”督導作為教育督導“一號工程”,加大督辦、通報、約談和問責力度。做好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繼續把“雙減”“兩個只增不減”和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不低于”情況作為評價重點。
七、針對課后服務:健全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拓寬課后服務資源渠道
進一步提高學校作業設計水平、課后服務水平和課堂教學水平,健全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拓寬課后服務資源渠道,開展課后服務精品課程資源推介。利用“雙減”工作監測平臺,持續跟蹤監測相關指標數據。
觀點:儲朝暉在接受《法治日報》采訪時表示,與2018年針對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的治理不同,“雙減”意見在提出規范校外培訓的同時,提出了要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目標,在這個目標中明確提出要讓學生的學習回歸校園主陣地。“這是‘雙減’政策的最大亮點,內外兼顧,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與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同步推進。”
八、針對教育信息化:建立教育信息化產品和服務進校園審核制度
28.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強化需求牽引,深化融合、創新賦能、應用驅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加快推進教育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
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創新數字資源供給模式,豐富數字教育資源和服務供給,深化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應用,發揮國家電視空中課堂頻道作用,探索大中小學智慧教室和智慧課堂建設,深化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評價方式。
建設國家教育治理公共服務平臺和基礎教育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提升數據治理、政務服務和協同監管能力。強化數據挖掘和分析,構建基于數據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指導推進教育信息化新領域新模式試點示范,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健全教育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推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工作。
建立教育信息化產品和服務進校園審核制度。
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障,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水平。
觀點:教育信息化是大勢所趨,教育信息化產品和服務進校園審核制度的建立,對于教育企業來說,進校的門檻在提高。
九、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和“公民同招”,深入做好隨遷子女就學工作
15.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出臺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召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經驗交流會。
研制集團化辦學指導意見。
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和“公民同招”,指導各地完善學校劃片政策。深入做好隨遷子女就學工作。
修訂出臺學籍管理辦法,嚴格規范學籍管理。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總結推廣第一批實驗區成果,遴選建立第二批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持續推進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
充分發揮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教學改革作用。開展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
建立利用社會資源支持學校教育教學和課后服務的有效機制。
觀點:此前,教育部多次發文提到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2020年12月1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會上介紹,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改革,基本實現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全國24個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98.6%。
十、針對中高考改革:推進中考改革,加快實現省級統一命題,穩妥啟動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
26.積極穩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推進中考改革、推動各省(區、市)全面推進招生錄取綜合改革,加快實現省級統一命題,繼續組織開展中考命題評估。
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穩妥啟動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指導有關省份因地制宜出臺改革方案并抓好組織實施。
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的內容體系,加強對學生關鍵能力的考查。深入實施高職院校分類考試,著力選拔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嚴格規范高校藝術類專業、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管理,進一步提高藝術體育人才選拔水平和質量。深入實施“高考、研考護航行動”,平穩有序做好高考、研考組織工作。
觀點: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看來,“雙減”能否真正落到實處,根源還是要啃下中高考改革這塊“硬骨頭”。
十一、針對學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指導各地推進幼小銜接試點,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啟動實施縣中托管幫扶工程
17.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
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推動各地以縣為單位完善普惠性資源布局規劃,加強城鎮新增人口、流動人口集中地區和鄉村幼兒園建設。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回頭看”。
加大公辦園教師核編補充力度,按同工同酬要求落實教師待遇。指導各地推進幼小銜接試點,全面提升保教質量
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實施“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啟動實施縣中托管幫扶工程。加快推動普通高中特色多樣發展,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以強化特色引領高中學校健康發展,嚴格落實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屬地招生政策。
啟動實施“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推進特殊教育拓展融合提升,“一人一案”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推動特殊教育向兩端延伸發展。加強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和校園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和資源教室建設。研制加強專門教育管理辦法。
十二、針對體教融合:舉辦首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籌備首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
1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踐行健康第一理念,實施學校體育和體教融合改革發展行動計劃,舉辦首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籌備首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
辦好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和晉江第18屆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
觀點:近日,中國女足亞洲杯奪冠為寒冬中的中國足球提振了信心。同時,關于繼續打牢基礎,落實青少年足球聯賽的呼聲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此前,2017年由中國足協聯合全國校足辦推出的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級聯賽,是國內最高級別的青少年足球賽事。
十三、針對青少年健康: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比2021年下降0.5到1個百分點
啟動實施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行動計劃,繼續推進健康中國中小學健康促進專項行動。
強化高校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比2021年下降0.5到1個百分點。實施全國健康學校和急救教育試點學校建設計劃。
十四、針對美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推進中考美育改革試點
完善大中小學相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強化美育教師隊伍建設,開展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建設一批美育名師工作室。
舉辦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啟動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改革。
推進中考美育改革試點。
推進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全面加強涉農高校耕讀教育,推進職業院校勞動教育,開展中小學生職業啟蒙教育。指導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開展工作,持續開展大中小學生勞動素養發展狀況監測。
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計劃,做好科學識別、實時預警、專業咨詢和妥善應對。
十五、針對職業教育:實施先進制造業現場工程師培養專項計劃,積極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
21.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引導中職學校多樣化發展,培育一批優質中職學校。實施中職、高職辦學條件達標工程。
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支持整合優質高職資源設立一批本科層次職業學校。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職業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推動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實體化運作,支持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企業實踐基地
印發新版專業簡介和一批專業教學標準。
推進實施《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加強實習管理。
發展中國特色學徒制,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
實施先進制造業現場工程師培養專項計劃,加強家政、養老、托育等民生緊缺領域人才培養。
積極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大力營造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會環境。
十六、針對民辦教育:確保義務教育學位主要由公辦學校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供,研制加強對民辦學校全方位督導的指導文件
31.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持續深化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改革,發揮民辦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完善民辦學校分類扶持、分類管理的政策舉措,指導各地加快出臺配套政策。
積極穩慎推進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專項工作,加快優化義務教育結構,確保義務教育學位主要由公辦學校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供。
研制民辦學校舉辦者變更管理辦法,維護教育公益屬性,研制加強對民辦學校全方位督導的指導文件,引導民辦教育有序健康高質量發展。
十七、針對教師:有序推進教師交流輪崗,推進中小學教師減負工作
35.完善教師管理與待遇保障。
完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政策。
推動各地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保障。
研究完善中小學崗位設置管理辦法,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崗位結構比例。
加強工資待遇保障,提高教齡津貼標準,落實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逐步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支持艱苦邊遠地區改善鄉村教師周轉宿舍。
深化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有序推進教師交流輪崗。
推進中小學教師減負工作,嚴控進校園事項,督促各地落實已經出臺的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
繼續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十八、針對教育支出: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6.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堅持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不低于4%”,保證財政教育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確保“兩個只增不減”。
加強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保障,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堅持優化增效、補短揚長,新增教育投入更多用于薄弱環節,新增教育支出更多用于提高教師待遇
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出臺國家層面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推動地方提高并落實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生均補助標準,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指導各省(區、市)適時調整非義務教育階段學費(保教費)、住宿費標準。推動各地嚴格落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探索職業教育按專業大類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
掃一掃,手機繼續看
部分數據為彩果考試網(www.jcz9c.cn)收集整理,轉載或復制請注明出處!-彩果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