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改變生活,精品有聲讀物,免費領取 領取
- 2023年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招聘筆試題庫下載
- 《申論考前必背手冊》完整版下載
- 全國各省市地區輔警招聘面試題庫下載
- 2023年上海公檢法院及出入境輔助崗位招聘筆試題庫下載
教育普及化過程中的教育“內卷化”是怎么產生的?
2021-07-20 11:59:38閱讀()互聯網提起當前的教育“內卷化”與教育焦慮,不少家長和媒體評論都指出,這是因為優質教育資源過少,要緩解教育焦慮,必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這是似是而非的。相比20年前、30年前,我國的基礎教育資源、高等教育資源都豐富不少,我國從2012年起,已經連續8年實現財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超過4%,而2012年前,財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沒有超過4%。然而,雖然教育快速發展,但全社會的教育焦慮反而有增無減。其根本原因不是優質教育資源匱乏,而是在發展教育過程中,人為地把教育資源分為三六九等。
政府教育部門沒有適時根據教育發展新形勢,調整發展教育的思維與戰略,反而推出將教育資源等級化的政策措施,這導致我國教育發展陷入困境:不管怎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老百姓認為的優質教育資源,一直只有排在前2%,甚至前1%的資源才是優質教育資源。如果不全面清理這種等級化思維,我國社會的教育內卷化和焦慮,在未來會更加嚴重。
很多家長抱怨,我國初中畢業生有一半要進中職,上普高難,導致中考競爭激烈。可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00年,我國全國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共招生911.31萬人,在校學生2517.68萬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為472.69萬人。2020年,全國高中階段招生1504.00萬人,在校生4127.80萬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其中,全國普通高中招生876.44萬人,在校生2494.45萬人。
也就是說,從2000年到2020年,我國上普高的學生增加了400多萬,初中畢業進高中階段學習的學生增加了將近600萬。可為何家長會認為上普高的競爭更激烈呢?這是因為有對進中職的“恐慌”。而這種“恐慌”是隨發展普通高中教育而產生的。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我國初中畢業生上中專是“吃香”的,可隨著高等教育擴招、普通高中教育發展,逐漸出現了把職業教育作為比普通教育低于一等的層次教育的傾向,并越來越明顯。近年來,對于國家確定的高中階段招生普職相當的政策,不少家長并不接受,要求大幅提高普高錄取率,甚至取消中職招生。
把職業教育作為低人一等的層次教育,這是發展教育的一大“敗筆”。
2020年,我國高考報名人數1078萬,最終錄取人數很有可能超過1000萬,平均錄取率超過90%,但是,如此高的錄取率,沒有讓家長淡定對待高考,反而更為焦慮。
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00年,我國全國高等學校共1,813所。全國招收研究生12.85萬人,其中博士生2.51萬人;在學研究生30.12萬人。高等教育共招本科、高職(專科)學生376.76萬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0.61萬人。高等教育本科、高職(專科)在校生909.73萬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556.09萬人。而2020年,我國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21所);高職(專科)院校1468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18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4.4%。全國普通本專科共招生967.45萬人,在校生3285.29萬人。招收研究生110.66萬人,在學研究生313.96萬人。
過去20年間,我國每年的本科生招生規模增加了600萬。高等教育已經實現普及化。造成高考焦慮的主要原因是,上個世紀末,我國啟動了985建設工程,這直接導致高等教育的“分層”,雖然985建設工程,對建設部分高校起到了推動作用,但其負面效應更為深遠:985成為學校的身份、標簽。有多少學生考進985高校,是本世紀以來前20年,評價一所高中辦學的重要指標。為克服985工程(以及211工程)的身份固化、競爭缺失的弊端,我國于2018年啟動實施“雙一流”建設工程,有關部門明確,這是建設工程,入選“雙一流”名單的高校要重視建設,然而,“雙一流”有成為學校新的身份、標簽之勢。
推進高等教育普及化,政府教育部門應該避免自身的政策把學校等級化,否則就會與推進普及化的目標沖突。不但會影響高等教育的結構——所有學校都想辦更高層次的學校,也影響高等教育的質量——資源向“頭部”學校集中,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的生均經費低,無法保障培養質量。
可以說,在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過程中,還用“精英思維”搞建設工程,是發展教育的又一大“敗筆”。
一些人擔心,不搞建設工程,不強調效益,學校會不思進取,老百姓還是會對教育質量不滿。另外,高校辦學質量總會有高低,因此,支持建設工程。這是混淆政府和學校的職責的。政府部門應該努力為所有受教育者創造平等的求學環境,給高校創造公平的競爭機會,在此基礎上,落實和擴大學校自主權,這有助于學校辦出特色,提高辦學質量,而不是把學校引導到爭奪教育資源的競爭中。
今年高考成績公布后,我國嚴格執行禁止炒作“狀元”、高分生、高考升學率的禁令,這反映出扭轉升學政績觀、建立科學教育發展觀的決心。但只禁止炒作是不夠的,必須把炒作的題材也全部消除掉,這就是取消所有可能給學校貼標簽的建設工程,要力圖做到所有公辦高校有大致相當的生均經費。
必須意識到,近年來我國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提出的非985、211院校畢業生不用,以及只招“雙一流”畢業生的招聘標準,也是源于教育建設工程。這加劇了唯學歷論、唯名校論,進一步帶來的問題是學歷高消費。學歷高消費不但會是整個國家的教育資源浪費,也會刺激教育內卷,所有家庭和學生都被裹挾到追求更高學歷的軌道上。
是時候認真對待造成教育內卷化的等級化發展教育的思維了。不調整這一思維,我國社會的教育焦慮將很難消除。包括我國正在建設的職教本科,由于沒有解決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問題,被視為所有本科院校中最低層次的院校,遭遇歧視,就值得引起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當然,調整等級化發展教育的思維,需要形成新的辦好每所學校的教育發展觀,并要從根本上改革教育資源配置方式,破除名校的既得利益,這是必須做出的艱難選擇。
掃一掃,手機繼續看
部分數據為彩果考試網(www.jcz9c.cn)收集整理,轉載或復制請注明出處!-彩果考試網-